曼联“中场荒”:斥巨资仍无“掌舵人”,重建之路依然有隐患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07-26 00:11:24阅读次数:0

曼联“中场荒”:斥巨资仍无“掌舵人”

在现代足球数据与战术日益盛行的背景下,一些朴素的足球真理却依然闪耀:豪门球队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中场。然而,对于曼联而言,这个关键位置的缺失,却成为了他们多年来难以抬头的症结所在。尽管斥巨资引进了库尼亚等前锋,但曼联却始终未能签下一名真正的顶级中场,这无疑是他们当前面临的最大困境。

图片

正如格雷姆·索内斯所言:“先触球的那支球队,往往就是获胜的那支。”这句话,对于一支因中场乏力而迷失自我的曼联而言,或许是最直白的写照。中场,正是决定比赛控制权、节奏与平衡的核心区域,而曼联在这个位置上,已经持续了十余年的空缺。

曼联:持续十余年的中场“真空”

事实上,曼联已经很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场核心了。自罗伊·基恩、斯科尔斯、贝克汉姆和吉格斯等传奇球员的辉煌时代之后,红魔再也未能重建一支足以掌控全局的中场。自2005年格雷泽家族入主以来,弗格森爵士因财政压力所困,不得不将资源倾斜于后防与锋线,而中场则逐渐被忽视。

2007/08赛季那支夺得欧冠的曼联,尽管拥有C罗、鲁尼、特维斯的锋线三叉戟,但中场的短板已然暴露。巴萨在2009年和2011年的两届欧冠决赛中,正是精准地利用了这一弱点,将曼联防线拉扯得支离破碎,同时掐断了前场的进攻输送。

弗格森选择聚集一批极具爆发力的进攻型球员来直接终结比赛,这一策略在短期内奏效,却为曼联接下来十年的衰落埋下了伏笔。

巨额投资,却换来一片混乱

过去的12年里,曼联已将数亿英镑砸向费莱尼、博格巴、弗雷德、埃雷拉、马蒂奇、施魏因斯泰格、迪马利亚、埃里克森、卡塞米罗,以及最新的乌加特。但除了承担进攻组织的布鲁诺·费尔南德斯外,几乎无人能真正胜任“中场大脑”的角色。这些引援非但未能解决问题,反而让曼联的中场沦为一片混乱无序的泥潭。

图片

即便在索尔斯克亚执教时期,球队凭借快速反击取得过亮眼成绩,但一旦试图进行控球压制,中场的缺陷便立刻暴露无遗。缺乏灵活性与硬度的中场,使防线轻易被穿透,而锋线则因缺乏支援而“弹尽粮绝”。2019年花费巨资引进马奎尔,这笔钱本应用于签下像德克兰·赖斯这样的中场屏障,但管理层却未能看清这一点。

阿莫林的中场难题

正在重建曼联的主帅鲁本·阿莫林,已经清醒地认识到问题所在。在0比0战平利兹联后,他直言不讳:“我们的中场缺乏速度,各条线之间的距离太大,夺回球权非常困难。”

阿莫林希望曼联能踢出现代化的进攻足球,进行高位逼抢和空间控制,就像瓜迪奥拉和克洛普所做的那样。但他手中缺少能够执行这一战术的“中场机器”。卡塞米罗已过巅峰,而乌加特——这位仓促引进的球员——也远未达到顶级水准。

尽管这位葡萄牙主帅已通过引进库尼亚和布莱恩·姆贝莫加强了锋线,但这远远不够。没有任何一名前锋——即便是巅峰时期的“外星人”罗纳尔多——能在得不到中场支持的情况下大放异彩。反之,只要拥有一支强大且富有创造力的中场,像齐尔克泽、霍伊伦德或奇多·奥比这样的前锋完全有可能爆发。

图片

现代足球:中场为王

现代足球的核心是中场的统治力。瓜迪奥拉用斯通斯、贝尔纳多·席尔瓦等智慧型中场掌控全局;克洛普则将维纳尔杜姆、亨德森等体能充沛的球员打造成摧毁对手的引擎。而曼联却恰恰相反——他们仍在错误的位置上签下球员,缺少像基恩或卡里克那样的“掌舵人”来引领全队。

是时候做出改变了。“红魔”不能再将预算分散用于引进一名前锋和一名中游水平的中场,然后寄希望于奇迹发生。他们必须将全部精力集中于寻找一位真正的顶级中场——一位兼具对抗能力、节奏掌控和领袖气质的球员,能够扛起整支球队。

归根结底,足球不仅仅是“预期进球”(xG)或“推进传球”这些冰冷的数据,更是关于谁能率先夺回并掌控球权。正如索内斯所强调的,曼联不缺进攻球员,但他们缺少那些“先触球”的人。

如果不彻底解决中场问题,阿莫林的所有重建计划,都不过是沙上筑塔。曼联需要一场真正的“复兴”,而这场复兴的起点,必须是那片被遗忘已久的中场。唯有找到那个能主宰中场的“怪物”,“红魔”才有可能重新成为让整个欧洲为之胆寒的王者之师。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no-data暂无评论